外星真理
2022年10月
倘若宇宙其他地方存在智慧生命,他们必定与我们共享某些真理。数学真理是共通的,因为其真实性源于定义。物理真理同样如此——碳原子的质量在他们的星球也不会改变。但我认为除了数理真理,我们与外星生命还会共享其他真理,思考这些可能的共通真理将极具价值。
例如,我们都应认同这个原则:当对照实验验证某个假设时,我们对它的置信度应成比例提升。另一个可能共通的真理是:通过练习可以提升某项技能。奥卡姆剃刀原理或许也是普世的。这些理念似乎都没有人类专属的特征。
当然,我们只能猜测。我们无法断言智慧生命会以何种形态存在。虽然这个问题很有趣,但本文的目标并非探讨它。“外星真理"这个概念的价值不在于推测外星生命的形态,而在于为我们确立真理的基准线(更准确说是靶心)。如果你试图寻找数学和物理之外最具普适性的真理,那么它们很可能就是不同智慧文明共通的认知。
若我们采取包容态度,“外星真理"作为启发式工具将最有效用。只要某个理念可能适用于外星文明就足够了。以"正义"为例:我不敢断言所有智慧生命都理解正义概念,但同样不愿断言他们无法理解。
“外星真理"的概念与埃尔德什的"天书"理念相通。这位数学家常将精妙证明称为"来自上帝的典籍”,暗示:(a)真正卓越的证明更像是被发现而非发明;(b)其卓越性将获得普遍认可。如果存在外星真理,那么上帝典籍中的内容就远不止数学。
我们该如何命名这种对外星真理的探索?最直接的选择是"哲学”。无论哲学还包含什么,它理应包含这项探索。我确信亚里士多德也会赞同。甚至可以论证:对外星真理的探索即便不是对哲学的准确定义,至少是其理想定义——即那些自称为哲学家的人应当从事的工作,无论他们当前是否如此。不过名称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实践。
未来某天,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我们身边的"外星生命”。这将使我们精确界定智慧生命必须共享的真理。例如,我们可能会发现:不运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就创造不出真正的智能。某天甚至能对此给出证明。虽然这类研究非常有趣,但对我们当前目标并非必需——如果我们将这种探索称为哲学,其目标应是通过"外星真理"这个靶心来激发思想创新,而非精确划定真理的边界线。这两个问题或许终将交汇,但它们的探索路径截然不同。在交汇之前,若仅思考确凿无疑的外星真理,反而会束缚思维。何况这个领域很可能属于"最佳猜想往往出人意料地接近真理"的范畴。(让我们拭目以待)
无论冠以何名,探索外星真理都将是意义非凡的事业。而耐人寻味的是,这个论断本身很可能就是一条外星真理。
感谢Trevor Blackwell、Greg Brockman、Patrick Collison、Robert Morris和Michael Nielsen阅读本文草稿。
英文版:paulgraham.com/alien.html|中文版:HiJiangChuan.com/paulgraham/214-alien-truth
更新记录:
- 2025-05-15 HiJiangChuan 初稿翻译,术语待验证;
- 2025-06-19 重新梳理,修正专业词汇的使用;